一直以来,我市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,至今,已获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“八连优”—— 全域美丽大花园渐行渐近 小花海内蝶飞蜂舞,香樟树下浓荫蔽日。日前,记者走进南浔区石淙镇花园湾村,只见一条宽阔的景观河缓缓流淌,护岸整齐、亭廊深深,鱼儿在碧水中摇曳身姿……“别看现在这么漂亮,十多年前,路不平坦水不清,村庄环境十分破乱。”村党总支书记吴建新说,近两年,依托美丽河湖建设,花园湾村彻底整治河道,修建了廊亭、游船码头、休闲步道等,蝶变后被评为省3A级景区村庄。
江南水乡湖州,村庄集镇多沿河而建,由于产业粗放、制度缺失等因素,河湖一度淤积严重。为此,我市全域谋划美丽河湖建设,与美丽湖州、乡村治理、文化旅游等相结合,打造一大批像花园湾村这样的花园式乡村。“通过水系连通、河湖清淤、水生植物种植、亲水设施建设、水岸同治等举措,一条条美丽河湖正缓缓流淌。”市治水办表示,目前,全市已建成百条美丽河湖、千条美丽生态河道,其中14条入选省级“美丽河湖”。 建设美丽湖州、创造美好生活,是美丽浙江建设在湖州的具体实践。一直以来,我市始终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坚持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,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。在上月召开的全省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上,湖州市被授予2019年度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单位。至今,我市已获得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“八连优”。 最近,长兴县吕山乡结合全域综合整治,把102个自然村整合为14个具有江南特色风貌的村落集聚区,打造5000亩可发展现代农业的连片土地,湖羊智慧养殖示范园项目正抓紧建设中。“以项目实施为依托,我们将把环境做美、把城镇做精、把产业做活、把文化做透、把治理做实。”长兴美丽城镇办沈卓颖说,该县已排定280余个具体项目,通过六大提升行动,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形态美、功能便民环境美、共享乐民生活美、兴业富民产业美、魅力亲民人文美、善治为民治理美。 在推进全域美丽过程中,我市以水泥、造纸、制革、印染等行业为重点,淘汰落后产能、腾出用能空间;整治以喷水织机、小铸造、塑料制品为主的“低小散”企业,超额完成省定目标;实施“生态+电力”,形成“全电景区、全电物流、全电公交、全电民宿、绿色岸电”五大全电模式,实现清洁电能替代15.84亿千瓦时…… 与此同时,安吉县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(县)创建单位,余村村、顾渚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;“湖州三街”入围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;持续推进“南太湖百里观光大道”建设,打响“南太湖十景”品牌,深入实施乡村振兴“六大行动”,发布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发展指数,完成A级以上景区村庄创建224个,建成美丽乡村路286.6公里;加快构建绿色经济体系,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。 近年来,我市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陆续颁布实施《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条例》《湖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《湖州市乡村旅游促进条例》,制订《湖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》,将绿色智造、绿色金融、乡村振兴、文化旅游、人居环境改善、内河水运、公共服务等七大领域30项标准列入重点编制清单,并发布《美丽航区建设规范》《乡村旅游示范农庄评定规范》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管理规范》等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标准12项。 以大力推行绿色生活方式为突破点,我市积极构建美丽湖州全民行动体系,出台《关于开展绿色生活方式十大专项行动方案》,组织开展绿色消费、绿色出行、垃圾分类等专项行动和绿色家庭、绿色学校、绿色社区等生态细胞创建活动,推行“生态绿币”机制, 与“五水共治”“垃圾分类”“乡村治理”“乡村旅游”“个人信贷”等有机结合,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认同感、参与度。
“美丽浙江建设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。湖州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打造全域美丽示范样板,全力为浙江建设‘重要窗口’贡献更多湖州力量。”市委生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|